English

票繪港大地圖
- 文晶瑩的公共藝術創作


(香港大學研究生堂駐地藝術家項目)
香港大學研究生堂,大學道3號P4大堂
展期: 10/4/2006 – 26/5/2006

香港大學校方現正對千禧校園設計進行諮詢,而其實同學喜歡怎樣的一個校園?她/他們最喜歡校園的那一部分?文晶瑩的公共藝術創作或許可提供部分答案。

她的展覽「票繪港大地圖」現正在香港大學研究生堂展出。展覽包括平面、立體和網頁作品。平面和立體地圖是根據一項問卷調查製作,問卷的題目是我最喜愛的香港大學公共空間, 問卷在一通識課上派發,同學來自不同的學系,每位同學可選擇一個地方。最後回收了78份問卷,佔大半班同學。有關結果製成地圖,例如有15位同學喜歡開心公園, 圖內便有15個開心公園, 如此類推,沒有人選擇的地方會自動消失。

開心公園 黃克競樓/平台荷花池本部大樓圖書館大樓

包兆龍樓
前面空地

中山階 鈕魯詩樓 勁過橋
15票10票 9票9票 7票 6票5票5票1票

為了令觀眾更易遊圖, 她借用了大家熟悉的港大常用的地圖來作轉化, 亦為了令大家更易認出圖上的地方,她以一組組的形式去組合那些地方, 新的地圖多了許多空間和遊玩的地方, 亦不缺課室、圖書館和食堂。她根據大家喜歡空曠舒服的原則,繼續設計了其他地圖, 中心地都是公園和廣場。

<05ARCH1011的港大平面地圖>

立體圖方面,同學投的每一張票可以令該地升高一層, 開心公園雖然是平地卻是最高的地方, 因為它得到15票。這張地圖看來是鳥瞰圖、又似建築物和統計用的棒型圖。觀眾還可以在地圖上看到大家喜歡該處的原因,原因概括來說,約三成半的人是因為空間大,令人感到舒服和放鬆;二成三的人是因為該建築物外型美觀、有歷史感和象徵意義; 一成的人喜歡熱鬧,有歸屬感, 半成人是因為該地方的功能。


<05ARCH1011的港大立體地圖 >

為了使其他人都可以投票, 繼續票繪港大地圖,文晶瑩設計了一個網上版(http://www.cyman.net/hku/), 觀眾可登入網址投票,共同建設網上版的港大地圖或自己設計一個。


大家亦可到網上論壇 (已停用)刊登大家的設計以及發表意見。

地圖看來是一些客觀的工具, 我們都傾向相信地圖為我們指示方向。但其實地圖不一定是客觀的, 不同的國家可能在劃界上有分別, 地名亦可以不一樣。建築物的大小可以因重要性不同而和原本的大小不同。地圖有時顯示了文化、歷史、權力和國與國之間的角力。重塑地圖是一個公眾和個人權力的行使和肯定, 它可以是想像的, 顯示個人喜好和集體的文化記憶,亦正如地圖一樣,能指示(公眾的好惡)方向和(建築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榮譽策展人:馮美華
網上設計及技術支援:黃照達
展覽場地的電腦設備由NT Lab贊助。
鳴謝:
香港大學研究生堂
馮美華
黃照達
吳子昆
石明輝
馮偉文
許焯權
吳俊雄
William Wong
研究生堂和ARCH1011填了問卷的同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創作者自白

很高興得到馮美華的邀請在研究生堂展覽。在一個社堂展覽, 我希望能創作和該處有關的公眾藝術作品。於是想到不如調查一下宿生最喜歡那一個香港大學(港大)的公共空間, 然後創作一幅新的港大地圖。

創作和環境有關的公眾藝術

這個意念亦有受Psychogeography的概念啟發,Psychogeography研究日常的社會和物質的環境如何與我們的行為、思想和情緒產生影響或相互的影響,地圖不一定是客觀的,可以是主觀的,並根據個人心理和經驗而轉變的,於是我想到用一個調查來畫一幅地圖。

可惜調查的過程並不順利, 回收的宿生問卷數目很少。幸好得到馮美華的幫助, 她在一通識課上分發問卷,今次回收率不錯, 有78份有效問卷, 佔大半班。對於一個小群體來說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以開始創作。

自己對問卷結果也相當期待, 因為自己也曾在港大工作四年, 對港大也有一份感情。結果最多人喜歡開心公園, 接著是黃克兢平台, 荷花池, 本部大樓, 圖書館… 喜歡的原因概括來說,約三成半的人是因為空間大,令人感到舒服和放鬆;二成三的人是因為該建築物外型美觀、有歷史感和象徵意義; 一成的人喜歡熱鬧,有歸屬感, 半成人是因為該地方的功能。

結果令人感到意外

這個結果有點令人感到意外,標誌港大的的本部大樓只排第三, 校外人怎樣也想不到只得一棵樹的開心公園和空空如也的黃克兢平台最多人喜歡, 原來得人心的地方不一定需要設計得美倫美奐, 一個空曠的地方, 讓人感到自由舒暢, 樂於使用,已經很好。其實這樣的結果也相當合理, 港大依山坡而建, 平地實在不多, 也變得更寶貴了。

答案反映港大文化

收到問卷之後, 遇到一些困難, 不知道開心公園、勁過橋、大笪地、秘密走廊是指那處, 港大校方的地圖當然也沒有標示它們出來。但相信有特別名字的地方才是能令人記起的地方, 亦是一個地方文化的反映, 例如中山廣場名為開心公園,名字變得更親切,「勁過」的意思相信本地莘莘學子不會不明白,也是大家的祝福語。另一個我摸不著頭腦的答案是「吸煙區」, 我還以為凡是露天的地方也可以吸煙, 到了港大尋找時, 才知道四處都是禁煙的標誌, 好不容易才在圖書館對出找到吸煙區,怪不得有些人會特別喜歡這裡。

作品是一個象徵

能通過這些資料認識港大多一點相當高興, 實在很多謝同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亦很多謝討論會的觀眾的意見。他說我新弄的地圖,把某些受歡迎的地方變高變多,但多了高了,那個地方便不再是那個地方,可能不再會受歡迎。我說是的,作品並不實用,只是一個象徵,強調了一些不為人察覺的地方,以及運用生產方法去表達一種以民為本的態度。這正正是公共藝術的精神。

即時互動的地圖

公共藝術分兩種:一種是放置在公共空間的藝術;另一種是反映公眾意見的藝術。我這件作品屬後者。網上的作品是開放的,我設定遊戲運作的規則,觀眾可以投票去改變作品的外貌,過程就是作品本身,作品甚至可以永遠存在,永遠都在變化中。那自然的、活的、和參與者有即時互動的地圖,和現實的地圖製訂全然不同。地圖尤其是城市的地圖往往掌握在權貴手中,遠離群眾和用家,或者是時候重新思考設計者和用家的關係。